“智慧管理”打造影视梦
象山影视城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内,自2003年投建起,累计投资20亿元,目前建成面积1091亩,包括神雕侠侣城、春秋战国城、民国城及唐城等区块,是国内影视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象山影视城的发展壮大和管理的日趋成熟得益于清晰的战略定位以及持之以恒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从市级到国家级影视服务标准化项目的实施以及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极大地助推影视拍摄基地的高质量发展。至今,象山影视城已获评国家4A级景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浙江省级特色小镇、浙江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2021年度象山县政府质量奖等荣誉,列入省影视产业“3+N”园区平台体系建设、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影视宁波2020核心区建设,“支持象山影视城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列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象山影视城紧紧围绕提升“游客便利度”“剧组获得感”和“区域综合治理成效”,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影视+旅游”标准化景区服务的“智慧管理”模式,为全国影视拍摄基地从标准化向信息化、智慧化转型提供方向和思路。目前象山影视城已构建“134”影城大脑体系。“1”是一个领导驾驶舱,多跨协同,实现数据集成,目前已收录企业、剧组、游客、车辆及治理信息20万余条。“3”是建立下分影视城、海影城、新桥镇三处分平台,实现数据联通、跨域联动、资源共享,提升区域综合治理成效。“4”即景区管理、影视服务、智慧旅游及综合治理四大应用场景,全面推动“智治影城”管理融合、内容融合、人员融合,初步实现智慧化的共享共治。
一、影视旅游服务标准化夯实管理基础
象山影视城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自2017年开始全面推动影视拍摄旅游基地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标准化创建为手段,以品牌建设为目的,着重抓好影视拍摄基地与影视旅游服务管理水平。2018年12月象山影视城“影视实景主题乐园市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宁波市局验收。同期国家级影视拍摄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立项,象山影视城成为全国首个影视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2020年10月,象山影视城高分通过国家级影视拍摄基地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终期验收。以标准化创建为手段,品牌建设为目的,着重抓好影视拍摄基地与影视旅游服务管理水平,为培育影视文化产业品牌,引领影视文化行业发展,打造国家级头部影视基地、努力成为国内影视基地新标杆。
象山影视城紧扣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三大标准体系,建立涵盖影视拍摄、影视旅游、运营管控三大板块的影视拍摄基地服务标准体系,总计标准327项,其中引用国标、行标102项,自研标准225项,形成了具有影视基地特色的《摄影棚建设管理规范》《剧组服务规范》《剧组办事指南》《协拍员工作指南》等重点标准,影视拍摄服务标准主要包括剧组、片场、置景、道具、服装及化妆等37项,影视旅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44项,运营管控包括环境卫生、安全应急、财务管理、信息标准、人力资源等246项。其中,在影视方面,象山影视城引进美国好莱坞团队进行国际标准化提升,并形成了《象山影视城摄影棚建设管理规范》《象山影视城基地剧组服务规范》《象山影视城配套企业准入标准》等重点标准;引进美国穆勒公司做国际化进调,对摄影棚硬件配套、消防标准、电路梳理、马道标志等整体进行规划整改,致力达到好莱坞摄影棚标准;针对剧组置景拍摄现场,严格按照好莱坞片场标准化管理制度进行整改,并对剧组工作人员及景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完善了片场国际化实施管理标准,将“安全、可控、效率、细节”的好莱坞片场管理方法落实到日常管理当中。通过多年标准化试点建设,使得影视城上下标准执行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从而带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信息化建设推动流程再造
象山影视城重视信息化管理,从2019年起累计投入约1.5亿元,建立“智治影城”云平台、“象山影视管控”APP、专属数字化影视巡查系统等信息软件、平台,上线“一部手机游影城”功能,不断进行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同时以“5G+”数字影视为突破口,围绕“数字影视+数字制作”等方向,大力发展以数字影视为引领的数字文化产业。
(一)在服务影视剧组方面,推出了全流程“淘宝式”服务,引进“互联网+地理信息+三维虚拟”技术,开发象山影视城管控系统APP,建立影视剧组“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行集虚拟堪景、场景调度和预约服务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实现剧组“最多跑一次”。同时为剧组提供线上人员车辆出入证件办理,用电用火、影视烟火枪支使用等事项报备,群众演员选角、计费结算等方便快捷的菜单式服务,剧组业务从原先2-3天缩减到1个小时,系统运行至今,线上服务剧组600余个,系统数据录入达1500多个;同时利用遥感技术对3.12平方公里小镇进行全息扫描,剧组实现远程看景,电脑端实现远程场景距离测算、角度测量,目前通过远程看景剧组500余个,提升剧组拍摄效率达20%。
(二)在服务智慧旅游方面,上线“一部手机游影城”,构建自媒体平台、语音服务机器人、一键求助系统、高德地图智慧游、便捷入园、虚拟导览系统等一体化智慧服务体系,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优质服务。
(三)在服务配套企业方面,“智治影城”云平台设置服务场景,上线20多项应用分类交办企业诉求,信息审核、执照办理、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50多项事项推行“云服务”模式,服务过程可视、可看、可追溯,目前服务范围辐射4700多家企业。
(四)在影视城管理方面,通过“智治影城”云平台,网格巡查实现精准化。以景区内400余个高清监控及AI设备接口为基础形成有效综合治理,开发的专属数字化影视巡查系统,结合了一线走查、场馆制、网格制等管理制度,实现“巡查轨迹——信息上报——派单流转——即时响应——反馈复查”的“全程留痕”和“一站式”闭环监管机制。巡检人员通过掌上“智能移动终端”,对发现的问题拍照上传,形成整改清单,实现景区办公、工程维修、场馆和车辆人员等管理一键办理流程闭环,提高景区运营效率。
通过“智治影城”云平台信息数据管理模块,开展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景区内部的运营进行数字化管理,及时调整景区的运营策略,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质量。
“智治影城云台”通过一张图全息叠加区域信息,支撑各级各系统应用创新,有效完成动态感知、智能研判、智能处置、智慧管理等功能;形成“影视服务”“旅游服务”“景区管理”“综合治理”四个综合应用。“智治影城云台”帮助管理团队以及景区管理人员了解景区内部的运营情况、游客流量、游客满意度、影视剧组及人员情况、场景应用等关键指标并及时做出响应。部分成功应用实例:

1.积极应对处理游客吐槽改进园区服务
象山影视城内设置“游客吐槽码”,游客扫码反馈游览过程中的不满意事项,景区针对性进行答复,并根据反馈内容进行归总,针对高频“吐槽”开展研判改进,提升景区服务水平。近年来,针对游客对景区内场馆关闭导致游玩体验感不佳,我们在“一部手机游影城”加入场馆营业信息实时推送,大大提升游客游玩的便利度,游客满意度从2019年的90.1%提升到95.7%。

2.场景使用分析为景区改造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为加强拍摄场景管理,避免剧组使用冲突,剧组需提前申请场景并通过后方能拍摄。象山影视城通过近年来场景使用频次数据统计分析,了解目前剧组对置景需求的偏好及应用趋势,结合与剧组的当面沟通,为景区场景的改造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根据该分析得出近两年趋势以街道及府苑为主,因此新建了大福寺街道、夔王府等6处场景,快速满足了剧组对场景的使用需求。

3.针对人流及聚集实时分析开展安全预警
象山影视城通过实时在园人数分析,对园区内各景点开展人流密度预警,及时调整安保力量,主动进行人员疏导,避免人员拥挤、踩踏等安全事件发生。该系统在国庆、春节等多个旅游旺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执行能力
象山影视城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在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的过程中,建立“以战略为起点、结果为导向、数字为依据、协同为手段”的绩效测量系统,做到“制度保障、部门自查、外部检查、绩效考核”四步走,确保标准化智慧景区管理工作高质量落地。

(一)绩效考核助力运营管理。象山影视城全面推行干部职工月度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执行能力。针对干部职工工作纪律、“四风”问题、服务能力、形象礼仪、履行职责等工作情况,每月进行“定标”督查,并量化评分,每月汇总全体干部职工绩效考核得分,根据得分情况,按照“A+、A、B、C、D”五档;推行“双色督办单”制度,对未及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发黄色通知单抓紧进度、督促落实;疲于应付、完成不力的,发红色警告通知单,督促整改;存在重大隐患或发生苗头性问题的,由人事副总约谈,进行批评警示。突出结果运用明导向,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绩效奖金进行差异化发放,鼓励和形成“多干、能干、敢干”的工作氛围。
(二)“一线走查”压实责任。突出下属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担当,建立部门负责人“一线走查”制度,每日走查景区、办公区、摄影棚等区域,深入景区一线查找问题、研究措施、服务游客,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立查立改,形成管理人员查在一线、做在一线、改在一线的工作势头,营造团结共事、携手共进的攻坚氛围。
(三)预警机制夯实责任。建立监督预警机制,提前开展干部职工履职风险防控。针对影视及旅游行业特殊性,全面收集履职风险信息,对照岗位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及存在的履职风险点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同时,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推行指纹考勤,严格执行请销假、出国(境)审批等规定,确保干部职工日常监管规范、有序。
“基于标准化景区服务的智慧管理模式”的运行,给象山影视城带来显著的成效。象山影视城从十年前接待游客不到20万人次,年均门票收入五六百万元,年接待拍摄影视剧不到10部,到现在拥有摄影棚35万平方米,包括国内首个高科技数字摄影棚、全亚洲最标准的水下特效摄影棚、单体1万平方米全国最大的高标准摄影棚及国内首个专业LED摄影棚,目前象山影视城摄影棚数量居全国影视拍摄基地第一,远可拍秦汉、唐宋,近可拍明清、民国、现代的多类型多场景多题材影视拍摄基地;历年来已有《神雕侠侣》《赵氏孤儿》《琅琊榜》《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鹤唳华亭》《大秦赋》等1500余部影视作品在象山取景拍摄,连续6年年接待拍摄剧组数超150个,拍摄剧组数稳居国内影视拍摄基地第二位,累计接待游客量超过1500万;累计引进落户影视文化企业4700余家,年落户企业收入可达70亿元,税收近3亿元;品牌价值达102.6亿元、成为宁波文旅第一品牌。作为处于国内前列的影视基地,通过标准化的不断实践,对行业标准制定和补足,以及影视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